發表文章

道古說今話未來 第一單元 目錄

道古說今話未來 第一單元 2010 年春天 中國的分裂與滅亡 目錄 ( 請點擊內文閱覽 ) 導 文 第一章 《藏頭詩》與《推背圖》之謎 《藏頭詩》與《 推 背圖》的由來 傳奇人物-- 李淳風先生-- 李淳風先生身世背景歷史考據 一、天文學領域 二、數學領域 三、氣象學領域 四、其它領域 李淳風先生和袁天罡先生的民間傳說 如何解讀《推背圖》與《藏頭詩》之謎 《藏頭詩》全文 李淳風生世之謎: 第二章 已經成為的歷史的預言 《藏頭詩》第一段 武則天篡唐 《藏頭詩》第二段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 《藏頭詩》第三段 第三次玄武門之變 《藏頭詩》第四段 安祿山之亂 《藏頭詩》第五段 黃巢之亂 《藏頭詩》第六段 唐朝滅亡五代輪替 《藏頭詩》第七段 宋朝建立 《藏頭詩》第八 段 秦檜陷害岳飛 《藏頭詩》 第九段 元朝建立 附錄-- 註21-- 《推背圖》第二十四,第二十五象 《藏頭詩》 第十段 明朝 建 立 《藏頭詩》第十一 段 明朝靖難之變 附錄— 註24-- 《推背圖》第 二 八 象   靖難之變 《藏頭詩》第十二段 明朝東林黨爭 《藏頭詩》第十三段 李自成與張獻忠之亂明朝滅亡 《藏頭詩》第十四段 清朝建立 《藏頭詩》第十五段 太平天國 《藏頭詩》第十六段 太平天國覆亡 《藏頭詩》第十七段 義和團與八國聯軍 第三章 近代的中國 《藏頭詩》第十八段 中華民國建立 《推背圖》第三七象( 1911~1949 ) 中華民國坎坷的民主之路 《推背圖》第三八象( 1914~1919 ) 第一次世界大戰波及中國 《推背圖》第三九象( 1937~1945 ) 日本侵華,南京大屠殺 ? 第四章 台灣的獨立 《推背圖》第四十象( 1946~2005 ) 國民黨的潰敗及台灣獨立建國 蔣家王朝霸佔台灣與氣數 國民黨宰制台灣人民的手段 導致國民黨滅亡的主因 終結外來政權 台灣再出發 台灣的未來 第五章 中國的分裂 《藏頭詩》第十九段 台海戰爭(中國東海戰爭) 《推背圖》第四十一象( 1949~2010 ) 中國的敗亡和分裂 大世紀預言———中國的滅亡 預言中國大分裂

附錄—註24--《推背圖》第二八象 靖難之變

圖片
《推背圖》第二八象 ( 1024 年) 靖難之變 第二八象 辛卯 坎下震上 解 讖曰: 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 頌曰: 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第 28 象圖象 金聖嘆:「此象主燕王起兵,李景隆迎燕兵入都,宮中大火,建文祝髮出亡。」 U2 再註: 讖文 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 草頭火腳—— 草頭——廿;燕頭-廿。 火腳——人。 這裡指燕人。直指燕王朱棣起兵奪位。 註釋: 明太祖死後,以皇太孫的身分繼位的明惠帝朱允炆,感到諸王的勢力日益坐大,威脅到自己的皇位,即與大臣齊泰、黃子澄謀議削藩。久蓄異志的燕王朱棣遂打出「清君側,靖內難」的旗號,以誅奸臣齊泰、黃子澄為名,於建文元年( 1399 年)七月在北平誓師起兵,史稱「靖難之變」。 宮闕灰飛—— 宮殿起火燃燒,付之一炬。 宮殿起火燃燒,有兩種說法: 歷史記載,謂建文帝(明惠帝)在城陷時自焚,「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」 民間傳說:宮中太監放火燒城作為攻城暗號,與燕軍裡應外合。 歷史記載不可信,因為寫這段歷史的男主角就是燕王(明成祖),當然不可信 ! 家中有鳥—— 家中——自家人,皇宮內的人。 鳥——喜歡鳴叫,老是唧唧喳喳;指通風報信。 這裡是指宮中太監向燕軍通風報信。 家中有鳥有雙重意義: 但燕軍攻至濟南時,被山東參政鐵鉉所阻,雙方相持了三年之久。後來宮中宦官不得意者密謀擁戴燕王,知京師空虛,便於建文四年( 1402 年)六月揮師渡江直趨京師。 靖難軍( 燕軍)渡江直逼南京城下,宦官放火作為信號,配合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,京師遂破。這裡是指宦官放火作為信號。 郊外有尼—— 郊外——京城外。 尼——匕尸;匕:殺人利器,指燕軍兵揮軍南下;尸:兩軍纏戰屍首遍地。 直指燕軍南下,圍困京城。 這場戰爭,歷時三年,調兵遣將,耗費無數,勞民傷財,死亡相枕,禍及河北,山東,安徽,江蘇數省。兵火所過,生靈塗炭,田園荒蕪,血流三千里。 頌文 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羽滿高飛日—— 羽滿高飛——指燕子,燕軍。 全

《藏頭詩》第十一段 明朝靖難之變

《藏頭詩》第十一段 明朝 靖難之變 太宗曰:「此後太平乎?」 淳風曰:「此後大水在足,以有道之主生焉,然數年後,幽燕並起,皇孫遁去, …… 此後大水在足—— 此後——從這個時代以後。 大水——大湖或海洋皆是大水。 大水在足——海洋在我腳下 ~ 乘船橫渡大洋是也。 李淳風先生不但預言三寶太監下西洋並預見海洋時代的來臨,不久之後 1488 葡萄牙人第亞士到達好望角。哥倫布也在 1492 年到達美洲聖薩爾瓦多島。 以有道之主生焉—— 有道——合乎天地真理者。 預言明惠帝是個好皇帝。 ( 註 22 ) 幽燕並起—— 幽——幽人,太監自稱。 燕——燕軍。 太監與燕軍裡應外合一舉攻下皇城,燕王朱隸篡位(明成祖)。 ( 註 23 ) 皇孫遁去——皇孫,指明惠帝 朱允炆( 1377~ ?)明太祖朱元璋之孫。遁去,從地道逃離。<歷史之謎> 註釋 ( 1398~1402 ): ( 註 22 ) 明惠帝( 1398~1402 ):即朱允炆。明太祖孫,太子朱標次子。朱標早死,他於洪武二十五年( 1392 年)被立為皇太孫。三十一年即帝位,改元建文。詔舉人才、省併州縣、革冗員、行寬政、赦有罪、釋黥軍及囚徒還鄉里;賜民高年米肉絮帛,鰥寡孤獨廢疾者官為收養,罷天下不急之務;又詔諸王毋得節制文武吏士,更定內外大小官制;用齊泰、黃子澄議,先後削奪湘、齊、代、岷、周諸王,並下詔責讓燕王、逮王府官僚。 ( 註 23 ) 明成祖 朱棣 ( 1360~1424 ):洪武三十一年( 1398 )明太祖死後,以皇太孫的身分繼位的明惠帝朱允炆,感到諸王的勢力日益坐大,威脅到自己的皇位,即與大臣齊泰、黃子澄謀議削藩。久蓄異志的燕王朱棣遂打出「清君側,靖內難」的旗號,以誅奸臣齊泰、黃子澄為名,於建文元年( 1399 年)七月在北平誓師起兵,史稱《靖難之變》。時功臣宿將已被明太祖誅戮殆盡,明惠帝先後起用耿炳文、李景隆統兵北伐,連遭敗績。但燕軍攻至濟南,卻為山東參政鐵鉉所阻,雙方相持了三年之久。後得中官密報,知京師空虛,燕王乃揮師於建文四年( 1403 年)六月從瓜州渡江,直逼京師。歷史記載「都城陷,宮中火起,帝不知所終」。燕王登上帝位,是為明成祖( 1402~1424 ),次年改元永樂。 歷史之謎

《藏頭詩》第十段 明朝建立

圖片
《藏頭詩》第十段  明朝建立 「 …… 若非天生一牛,日月並行,天下幾無人類也,女生鬚,男生子,地裂山崩矣。」 注釋: 天生一牛——天、牛兩字合併重疊則是朱也,指的是朱元璋。 日月並行——日月合併為明,國號大明。 天下幾無人類也——人民的生命財產幾乎沒有保障, 予取予求。 女生鬚,男生子——最簡單的解釋就是「陰陽顛倒」,這裡所指是「主從互換」。中國古老思想(現在也是),男為主女為從,影射天朝(中國)為主人,蠻夷為僕從;暗示在異族統治下的漢族反為奴僕。 李淳風 先生真利害,腦筋連轉三彎! 地裂山崩——國破家亡。 ( 1368~ 1644 ) 朱元璋( 1328~1398 ),濠州鍾離(今安徽鳳陽)人。順帝至正四年( 1344 ),時元璋年方十七,孑然一身,孤苦無依,乃入皇覺寺為僧,旋出外遊方乞食,在外顛沛流離三年,恰郭子興起兵濠州,元璋乃往投之,郭子興病卒,其部眾乃歸朱元璋統制。時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為宋帝,朱任其下之左副元帥,至正二十一年,朱元璋受韓林兒封為吳國公。二十三年,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友諒於是役中矢亡,次年其子陳理降,元璋遂盡得長江中游之地,改稱吳王,至正二十七年秋冬,朱元璋先後消滅張士誠、方國珍之勢力,士誠被俘殺,國珍投降,於是大江南北盡皆一統於朱元璋的旗幟下。 至正二十七年( 1367 )十月,「率甲士二十五萬,由淮入河,北取中原」,同月發佈討元檄文,提出「驅逐胡虜,恢復中華,立綱陳紀,救濟斯民」之口號。次年(至正二十八年,洪武元年)春正月,朱元璋在應天稱帝,建國號為明( 1368 )。 是年春、夏,明軍先後平定閩、粵的陳友定、何真兩股勢力。同時,徐達、常遇春等率明軍長驅北上,節節勝利。元順帝率后妃、太子及百官北遁,史稱北逃後之元朝為北元( 1368~1502 )。八月,明軍入佔大都,結束了蒙元對中國大約百年的統治。 有些前輩將以上全文解釋為未來的核子大戰之慘烈,以致山崩地裂!甚至將「女生鬚,男生子」解釋為因輻射的影響而產生了畸形生物,男人與女人也因此變性 …… 實在令人啼笑皆非!? 不過,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李淳風先生,多麼痛恨異族統治,甚至使用了世界末日的形容詞來表示對元朝統治的不滿! ( 註 22)* 時序對照——《推背圖》第二十七象 * 第二七象 

附錄--註21--《推背圖》第二十四,第二十五象

圖片
附錄--註21--《推背圖》第二十四,第二十五象 第二四象 丁亥兌下巽上中孚 讖曰: 山崖海邊 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 於萬斯年 頌曰: 十一卜人小月終 回天無力道俱窮 干戈四起疑無路 指點洪濤巨浪中 金聖嘆:「此象主帝昺遷山,元令張弘範來攻,宋將張世傑兵潰,陸秀夫負帝赴海:宋室以亡。」 第二五象 戊子艮下巽上漸 讖曰: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離河水 燕巢捕 " 麥戈 " 頌曰: 鼎足爭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金聖嘆:「此象主元太祖稱帝斡難河,太祖名鐵木真,元代凡十主。斧鐵也,柄木也,斧柄十段即隱十主之意。」

《藏頭詩》第九段 元朝建立

圖片
《藏頭詩》第九段  元朝建立 …… 迨一百年之後,有人之王頭腰八者亂之。然亦不得此國之天下,有一兀之主興焉。人皆披髮頭生花,聽其語不知其音,視其人惡見其面。 …… 註釋: 王頭腰八——王之頭是一也,一加上八,就是兀字; 蒙古在唐時稱為蒙兀。 ;這裡的解釋是「兀魯思」;指的就是 蒙哥. 兀魯思——蒙古之大汗 。蒙哥( 1209~1259 元憲宗),成吉思汗孫、托雷長子。 有人解釋為「金」,事實上「金國」這個時序已經不存在,早在四、五十年( 1234 年)就已經被宋室聯合蒙古剿滅,並且瓜分!兩國因為分贓不均也因此破壞了互相的盟儀,後來談判破裂引起蒙古的憤怒,於是大軍南下…… 解釋為「金」的人,對歷史其實一知半解,又對時序上的矛盾置之不理。 然亦不得此國之天下 ——蒙哥奪取釣魚城(四川境內)未遂傷重死亡,征蜀的蒙古大軍被迫撤退。故曰:「 然亦不得此國之天下 」。 ( 註 18 ) 一兀之主——雙關語; 1.又有一個兀魯思 ( 註 19 ) ,指的是忽必烈.兀魯思;蒙哥之弟。 ( 註 20 ) 2. 一兀合之為元,忽必烈於西元一二六○年在開平(今內蒙多倫西北)自稱蒙古大汗,建年號中統,後改國號為元。 主 — 統治者。 興——拔地而起、建立曰興。至此,宋亡,元起而代之。 人皆披髮頭生花,聽其語不知其音,視其人惡見其面——指的是蒙古人的儀容、服飾、語言皆與宋人不同,異常彪捍,令人生畏。 ( 註 18 ) 蒙哥大汗 ( 1158~ 1279 ) ——蒙哥汗八年( 1258 年)年底,蒙古大軍進逼重慶,在重慶北面的合州釣魚城下受阻。蒙哥派降人前去招降,宋知合州王堅嚴辭拒絕並殺了使者。蒙哥遂決心用武力征服釣魚城。次年正月,蒙哥分兵進攻合州舊城(今四川合川)和渠江流域的禮儀城(今四川渠縣東北)、平梁城(今四川巴中西),斷絕了它們與釣魚城的聯繫。同時,蒙哥還派紐磷進攻忠(今四川忠縣),涪(今四川涪陵),斷絕下游宋軍的增援,使釣魚城完全孤立無援。二月,蒙哥親率諸軍駐於城東南角的石子山上,掃清了江上宋軍船隻。但是,蒙軍連續攻打釣魚城及其周圍的營寨,都被擊退。四月,蒙軍雖然繞道西北攻外城,更曾一度登上城頭,但仍被擊退。由於屢攻不克,前鋒主帥汪德臣又受傷而死,加上夏季到來,蜀地炎熱,疫症流行

《藏頭詩》第八段 秦檜陷害岳飛

圖片
《藏頭詩》第八段  秦檜陷害岳飛 太宗曰:「亂此國又是何人?」 淳風曰:「有亂之者然君臣皆賢,惜不單其後,後得撥亂之臣,始得漸平,迨二百年有春頭之人,蒙蔽主上,陷害忠良。使此國之君,另守一方。 …… 註釋: 春頭之人——春字去日為部首,有秦、泰、奉、舂、奏 … 等字,以姓氏而言其中只有秦,姓秦之人。這裡指 秦檜。 陷害忠良——這裡指的就是秦檜陷害岳飛。 岳飛( 1103~1142 )——岳飛之母令其投筆從戎並在其背刺「精忠報國」四字,爾後屢破金兵, 宋高宗 手書「精忠岳飛」四字。 ( 1127~ 1142 ) 靖康二年( 1127 )正月,金軍先後把宋徽宗、宋欽宗拘留在金營,二月六日金主下詔廢宋徽宗、宋欽宗為庶人,另立同金朝勾結的原宋朝宰相張邦昌為偽楚皇帝。四月初一日金軍俘虜徽、欽二帝和后妃、皇子、宗室、貴族等三千多人北撤。 建炎 三 年( 1129 ) ,金兀朮渡江南進,攻陷建康,岳飛堅持抵抗,於 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「拐子兵」於郾城,收復鄭州、洛陽等地,兩河(淮河、黃河)義軍紛起響應,復欲進軍朱仙鎮,惜宰相秦檜力主和,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,召還,誣以「莫須有」的罪名而死於獄( 1142 )。一一六二 年 宋孝宗時詔復官,諡武穆,寧宗時追封為鄂王,改諡忠武。 使此國之君,另守一方——直指靖康二年四月( 1227 ),徽、欽二宗蒙塵,鑾輿播遷(至此北宋亡,南宋建都南京應天府,後遷都臨安)。 金人雖曾按趙姓皇室譜諜將宗室男女老幼盡行擄走,然欽宗之弟、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於上一年年底被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,在河北集結援軍,故而得脫。金兵一撤走,其所立之偽楚皇帝張邦昌因不得人心,旋迎元祐皇后(哲宗廢后孟氏)入宮,請垂廉聽政,並派人奉迎康王。五月,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(今 河南 商丘)即位,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( 1127 ),是為 宋高宗 ( 1127~1162 )。歷史上把高宗即位後的 宋朝 稱南宋( 1127~1179 ),它的首都後定於臨安(即 宋高宗 )。故稱:使此國之君,另守一方 。 ( 註 17)* 時序對照——《推背圖》第二十一象 * 第二一象 甲申兌下艮上損 讖曰: 空厥宮中 雪深三尺 吁嗟元 ' 首首 '  南轅北轍 頌曰: 妖氛未靖不康